昨晚你因睡眠问题而睡得太晚,早上又不得不起来上班,你觉得自己可能又要混混沌沌地过完这一天了。其实这样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,你是不是感觉自己严重“缺觉”,中午一趴在办公桌上立马就能睡着。由于工作忙、应酬又多、通宵看电视、玩手机、打游戏,很多时候你不得不占用睡眠时间来填补白天不够用的时间,不知不觉地就欠下了睡眠债。很多人抱着侥幸的心理,认为少睡几十分钟或几小时没啥大事儿,然而,睡眠债是会累积的,如果对睡眠债置之不理,其结果便是以牺牲生命质量为代价。夜猫子们,这样的代价你承受得起吗?
睡眠不足的五个信号和危害 《2015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》显示,2014年22%的中国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,而2015年这一比例上升为31.2%[1]。睡眠不足危害比较大,表现也比较多,有些你可能不知道,今天就来揭秘一下睡眠不足的五个信号[2-4]: 1. 无论床上躺了多久都感觉睡不醒,歇不够; 2. 全身乏力,总感到某些部位的肌肉有轻微的酸痛; 3. 深夜醒来,超过20分钟依然无法再次入睡; 4. 偶发的健忘,即某件事明明觉得自己记得,但无论如何想不起它的细节; 5. 经常性的患感冒。深度睡眠中的人体免疫系统会进行自我修复、调节,如果这个进程受到了影响,人体的免疫力就会减低到正常水平之下,进而容易患各种疾病,所以要在锻炼身体的基础上尽量改善睡眠。 现在人群普遍生活压力过大,没有很好的睡眠。那么你知道睡眠不足对身体造成的危害有哪些吗?睡眠不足可使人脾气暴躁、情绪低落、体重增加、视物模糊、反应迟缓、容易健忘、做事老出错、易得病、免疫力减弱、肠胃问题多、心脏病风险高、患癌风险高[5-9]。因此关注睡眠不足的信号,一旦身体感觉到了,就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休息,否则各种睡眠危害将与你纠缠不休。 一个重要的问题:睡眠能“补”回来吗? 有很多人习惯于熬夜,然后利用周末放假补觉,那么睡眠真的能补回来吗?美国一项关于睡眠的研究为“夜猫子”敲响警钟:长期“透支”睡眠会导致“睡眠债”缠身,补眠难以帮你还清“债务”[10]。如果平时睡眠不足,利用周末补觉,醒来后可能会觉得精神饱满,但再熬夜,表现就会开始退步。“睡眠债”的影响在夜间比白天明显是因为生理节律:日出而醒,符合规律,能够暂时掩盖“睡眠债”的影响;但日落不息,违背规律,就会导致“债主上门”。短期睡眠不足可以通过补眠来恢复,而长期睡眠不足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却很难消除。这一发现特别适用于作息不规律的人们,如卡车司机、IT工作者、医务和救护人员等。他们长时间睡眠不足,身体和精神状态受到很大影响,发生事故和犯错几率可能会大大增加。因此,建议“夜猫子”应该特别关注长期睡眠不足的潜在后果。 美好睡眠将不再是一个梦 了解到长期拖欠睡眠很难补回来并且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时,你心里可能就很担心了,那该怎么办?其实,只要我们遵循睡眠保健学的常识指导方针,夜里有一个美好的睡眠,对大多数人来说将不再是一件遥远的事情。在此之前,你要做的就是: 1. 每晚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。 3. 睡前4~6小时,尽量少吃让你保持清醒的食物。比如说含有咖啡因的食物,味重或辛辣的食物,含酒精的和其他非强制性的药物等。 4. 需要一个睡前程序,这点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,比如睡前刷牙洗脸之后听听轻音乐,有助于睡前放松。 5. 遮挡让人分心的光亮和嘈杂声。 6. 躺床上之后不要做和睡眠无关、或让大脑过于兴奋的事情,例如不要看电视,不阅读,不吃东西等。 7. 有规律地运动,但不是在睡前。 你已经了解了这些,却不付诸行动。那么你那切实可行的计划就可能向中午的办公桌午睡投降。如果你尝试着做了,并且形成你的生物钟,睡眠问题将会改善。
[1] 2015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. http://bbs1.people.com.cn/post/29/1/1/146090354.html [2] 揭秘:睡眠不足的五个信号.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078e1570102x486.html [3] 5 Signs You're Sleep Deprived. http://www.prevention.com/health/sleep-energy/5-signs-youre-sleep-deprived. [4] 5 Scary Signs Sleep Loss Is Messing With Your Mind—Without You Even Realizing It. http://www.prevention.com/health/health-concerns/effects-insomnia-and-sleep-deprivation-your-brain. [5] Irwin M, Mascovich A, Gillin JC, et al. Partial sleep deprivation reduces natural killer cell activity in humans. Psychosom Med. 1994, 56(6): 493-498. [6] Irwin M, McClintick J, Costlow C, et al. Partial night sleep deprivation reduces natural killer and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s in humans. FASEB J. 1996, 10(5): 643-653. [7] Broussard JL, Van Cauter E. Disturbances of sleep and circadian rhythms: novel risk factors for obesity. Curr Opin Endocrinol Diabetes Obes. 2016 , 23(5): 353-359. [8] Covassin N, Singh P. Sleep Dur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: Epidemiologic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. Sleep Med Clin. 2016, 11(1): 81-89. [9] Pawl JD, Lee SY, Clark PC, et al. Sleep loss and its effects on health of family caregivers of individuals with primary malignant brain tumors. Res Nurs Health. 2013, 36(4): 386-399. [10] Cohen DA, Wang W, Wyatt JK, et al. Uncovering residual effects of chronic sleep loss on human performance. Sci Transl Med, 2010, 2(14): 305-312. [11] https://sleepfoundation.org/how-sleep-works/how-much-sleep-do-we-really-need https://sleepfoundation.org/sites/default/files/STREPchanges_1.png.
参考文献
You are about to visit a Philips global content page
Continu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