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曾经的“富贵病”变为如今的“甜蜜杀手”,糖尿病的频频现身令广大群众深受其扰。糖尿病并发症通常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。短期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透压高血糖状态, 而长期并发症包括糖尿病对眼睛(视网膜病)、心脏(心血管疾病)、肾脏(肾病)以及神经和足部(神经病)的影响。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。那么,什么样的人最受“甜蜜杀手”的青睐呢?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呢?

糖尿病青睐的人群

国际糖尿病联合会认为,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[1]

  • 有糖尿病家族史;
  • 过重;
  • 不健康饮食;
  • 缺乏运动;
  • 年龄增长;
  • 高血压;
  • 种族因素;
  • 糖耐量受损(IGT);
  • 有妊娠糖尿病史;
  • 妊娠期营养不良;

 

轻松预防糖尿病

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其并发症。糖尿病可以引发肝、肾、心、脑、眼、神经、皮肤、肢体等急慢性并发症。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(CDS)慢性并发症调查组报告指出,在中国三甲医院中,最常见住院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34.2%、心血管病17.1%、脑血管病12.6%、下肢血管疾病5.2%,且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[2]。得了糖尿病,既花钱,又遭罪。但是,如果您能做到以下几点,也有利于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。

  1. 饮食:食物多样、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。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~400克,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~150克,薯类50~100克;保证每天摄入300~500克蔬菜和200~350克新鲜水果,同时应经常吃豆制品,适量吃坚果;培养清淡饮食习惯,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指南推荐,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,每天烹调油25~30克,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克,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[3]
  2. 运动:积极、合理、有规律的运动有助于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[4],即使业余时间的锻炼也有助于降低糖尿病前期的发生风险[5]。因此,WHO呼吁成年人应该每周进行≥150 min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,如快走、骑车、羽毛球、太极拳、乒乓球等,或每周进行≥75 min的高强度体力活动[6]。减少静坐时间,定时运动,保持健康体重,保证足够睡眠。
  3. 戒烟戒酒:吸烟和过量饮酒的人也很容易诱发糖尿病[2]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该合理戒烟,控制饮酒量。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,女性每日饮酒量应低于15克,男性应低于25克[3]
  4. 健康教育:糖尿病易感人群可以参加与糖尿病相关的专题讲座、知识竞赛、社区宣传等活动,以提高其饮食、运动、血糖监测等自我管理能力。
  5. 情绪管理:以积极心态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,恬淡虚无、减思虑、节喜怒、高下不相慕。胸襟开阔,怡情悦志,保持情志调畅,精神愉悦,气血流通,减少不良情绪的刺激。

参考文献

  1.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: Risk factors for diabetes. http://www.idf.org/about-diabetes/risk-factors.
  2.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.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(2013年版)[J]. 中国糖尿病杂志, 2014, 30(8): 447-498.
  3. 中国营养学会: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). http://www.cnsoc.org/content/details_60_20269.html.
  4.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: diabetes. http://www.who.int/mediacentre/factsheets/fs312/en/.
  5. Wang J, Wu Y, Ning F, et al.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eisure-time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undetected prediabetes[J]. J Diabetes Res, 2017, 2017: 4845108.
  6.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: physical activity. http://www.who.int/mediacentre/factsheets/fs385/en/.

 

专家简介:施万英,医学博士,硕士研究生导师,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研究室主任,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擅长糖尿病营养评价、膳食指导。